金石堂網路書店 文學推薦 曾國藩修身絕學



金石堂網路書店 文學推薦

曾國藩修身絕學





曾國藩修身絕學 評價



網友滿意度:



老實說我很喜歡勵志類型的書籍

並不是因為我很脆弱或喜歡聽些溫暖的話

(講白點不是玻璃心啦XD)

我只是純粹覺得這類型的書能夠

給人不一樣的思路去想

不見得是非常厲害 那種充滿專業術語

更中意以簡單漂亮的切入點去談

有種"噢!!"、靈光一閃的那種感覺

那是我最喜歡閱讀的瞬間之一

推薦給大家這本!

曾國藩修身絕學

這本原本也是我朋友推薦給我的,

自己看過之後竟然也有想推薦給別人

的衝動~~

可見這本書寫的多好啊XDD

主因是我真得很常上網買書啦

金石堂買的快又便宜

順便附上折價券,一起上網

求知求真吧!



小鴨 金石堂購物折價券傳送門

曾國藩修身絕學



本週熱銷商品:





快樂學:科學家僧侶修練幸福的24堂課(修訂版)







懂得活:給都市人的快樂良方







商品訊息功能:

商品訊息描述: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• 《曾國藩修身絕學》



      曾國藩修身絕學:逆中求順,敗中求勝的挺經術

      內聖法:慎獨自處,求仁存誠

      剛柔法:剛柔並濟,不可偏頗

      藏鋒法:韜光養晦,伺機而動

      忠疑法:守己無求,盡性知命

      堅忍法:包天容地,自重為先

      盈虛法:否極泰來,勢不用盡

      晚清名臣李鴻吾曾言:「吾師(曾國藩)的祕傳心法,有十八條挺經,這真是精通造化、守身用世之寶訣。」而其挺字的真義則是種積極的忍耐,不是懦弱,更不是 自甘墮落,而是在遇到困難時,多一些努力,多一些思考,在努力中隱忍,等待時機,在時機到來的時候不忘記奮力抓住。

      本書以全新的方式,讓讀者輕鬆領略曾國藩的處世哲學,全書語言精練、通俗易懂,系統性地闡述了曾國藩修身、立志、處世、治國、家教等六個方面的人生哲理,彰顯出其堅韌而剛柔並濟、打脫牙和血吞的「挺」字精神。

      卷首語

      「曾國藩挺經」精髓

      1.修身要訣

      2.處世妙法

      3.治國方略

      4.為官藝術

      5.慧眼識才

      6.治森森購物折價券軍之道

      7.儉廉之舉

      8.家教有方

      「挺經」認為:「慎獨則心泰。慎獨者,遏欲不忽隱微,循理不間須臾,內省不疚,故心泰。」

      曾國藩一生嚴於律己、時刻糾察自己是否有過失之處,他嚴謹、負責、自省的處世之道,既繼承了孔孟、程朱理學的倫理觀念,也從自身的實際行動出發,鑑證了內強則外強,心靜則事明的道理。

      修身十二課

      一、敬(整齊嚴肅,無事不懼)

      二、靜坐(每日不拘何時,靜坐四刻)

      三、早起(黎明即起,醒後勿沾戀)

      四、讀書不二(一書不看完,斷不看他書)

      五、議史(購二十四史,嗣後每日圈點十頁,間斷不孝)

      六、謹言(刻刻留心,第一功夫)

      七、養氣(氣藏丹田,無不可對人言之事)

      八、保身(節勞、節欲、節飲食;時時當做養病)

      九、日知其所亡(每日讀書,紀錄心得語)

      十、月無亡所能(每月作詩文數首,以驗積理之多寡,養氣之盛否)

      十一、作字(飯後寫字半小時)

      十二、夜不出門(曠功疲神,切戒切戒)

      為人處世需謙和謹慎,以誠待人。遇事不驚,泰然處之;修行自我,提高素養,勤於政事,永遠立於不敗之地。

      ※謙和謹慎:「謙虛謹慎。謙所以儆傲也;能勤且謙,則大字在其中矣。」

      ※真誠待人:曾國藩秉承了「誠」以待人的處事之道,認為「誠」乃修身之本,可以化育天地萬物。

      ※堅忍不拔:帶兵打仗,愈挫愈勇,堅定保家衛國信念,屢敗屢戰,決不放棄。

      ※勤於政事:勤練兵、勤學習、勤反省。一「勤」天下無難事。帶兵,勤操練,訓練出一支勇猛之軍;學習,起早貪黑,讀書、練習、寫文章,博聞強識;自省,慎重獨處,日記不輟,時刻反省,惟恐有失。

      鴉片戰爭後,中華民族遭到列強的侵略,曾國藩認識到:「逆夷據地求和,深堪髮指。臥榻之側,豈容他人酣睡!時事如此,憂患方深。至於令人敬畏,全在自立自強,不在裝模作樣。」

      西方列強船堅炮利,應當「師夷長技以制夷」。

      曾國藩接受了魏源、林則徐的思想,並積極投身於洋務事業,重點從軍事、國防和科技著手,向西方學習,來贏得中國的獨立自強。

      重點舉措

      農業:重農為第一要務

      商業:開放商口,互通有無

      軍事:勤於練兵,保家衛國

      人才:國家之強,以得人為要

      工業:積極開展洋務運動

      文化:學習西方文化

      農 業在國家經濟中具有基礎性的戰略地位;商業往來,可以活躍經濟,互通有無;軍隊是一道訓練有素,戰無不勝的鋼鐵長城;治理國家,需要辨才、識才、用才,充 分發揮人才的作用;興辦各種工業,積極開展洋務運動,師夷長技以制夷;翻譯西方書籍,促使西方學術、思想、文化大範圍的交流。透過一系列的治國方略,希望 達到樹立大國的威信、抵禦外辱、實現自治國家的願望。

      「挺經」認為:「近來見得天地之道,剛柔互用,不可偏廢,太柔則靡,太剛則折。」

      面對清廷的猜忌,曾國藩主動請纓裁撤湘軍,以自減權力來消除皇帝的猜疑,求得身家的平安。

      柔是一種緩和、一種收斂、一種方法、一種魅力,它就像一個人的皮肉,讓人變得光彩照人。

      在軍事上,治軍嚴謹嚴厲,訓練有素,他領導的湘軍,各個英勇善戰,對付太平軍更是銳不可當,充滿強勢,一「剛」到底。

      剛是一種威儀、一種自信、一種力量、一種強勢,它就像一個人的骨頭,讓人變得堅不可摧。

      曾國藩把治國、治軍歸功於人才,他說:「成大事者,以多得於助手為第一要義。」因此,他很重視人才的辨別、選拔和重用。

      曾著《冰鑒》一書,著重於如何考察人才,辨別人才。把識人濃縮為十六字:「一身精神,具乎兩目;一身骨相,具乎面部。」

      經過曾國藩推薦和提拔的人才多達四百人,著名的有李鴻章、左宗棠、劉蓉、李元度、何應棋、郭嵩燾、彭玉麟、李翰章、李善蘭、徐壽、華蘅芳等,涉及農、工、商、軍事各個方面,可謂人才濟濟。

      古人曰:術業有專攻,人亦有專長。把不同專長的人集結在一起,讓他們處於自己擅長的領域或位置上,這樣各個方面都會同時進益,贏得發展。

      曾國藩治軍以「嚴」字當頭,「勤」字為先。曾國藩生活於內亂外擾的時代。不嚴不足以樹軍威,不勤不能夠提高戰鬥力,於是,他提出「嚴刑峻法」,從嚴治軍,勤加操練,文武兼修,從而打造出威震華夏的湘軍。

      治軍嚴:制訂了日夜課程,使士兵們在營地中無論白天還是黑夜都有一定課程可做,嚴格遵守點名、演練、站牆子、放哨等營規。

      賞罰明:功是功,過是過。不因功而縱,不因過而憫。論功行賞,論過施罰。賞罰分明。

      操練勤:治軍之道,以勤為先。「務使兵士熟悉兵法,臨陣不亂。勤練兵法,勤練膽氣。」

      用兵奇:伺機而動。「忽主忽客,忽正忽奇,變動無定時,轉移無定勢,能一一區別之,則於用兵之道思過半矣。」

      曾國藩一生都在服膺十六字箴言:「家儉則興,人勤則健,能勤能儉,永不貧賤!」「崇儉約以養廉」即崇尚節儉可以培養清正廉潔的器度。

      告誡子女:吾輩欲為先人留遺澤,為後人惜餘福,除「勤儉」二字,別無他法。

      曾國藩將儉約看做修身、治國、治家的基本準則加以發揚,並身體力行,獲得「一代清廉之士」的稱號。

      曾國藩把教育子女的著眼點放在修「心」、修「身」、修「行」上,並格外強調修身養性的重要手段--「耕」與「讀」,也特別重視「三修」必成的首要條件--「志」、「恒」、「勤」、「勞」。

      一、勤理家事,嚴明家規。

      二、盡教悌,除驕逸。

      三、以習勞苦為第一要義。

      四、居家之道,不可有餘財。

      五、聯姻「不必定富室名門」。

      六、家事忌奢華,尚儉。

      七、治家八字:考、寶、早、掃、書、疏、魚、豬。

      八、親戚交往宜重情、輕物。

      九、不可厭倦家常瑣事。

      十、擇良師以求教。

      歸納起來,即「勤、孝、儉、仁、恒、謙」六字。

      孝敬長輩,友愛兄弟姐妹,善待親朋好友。家規中,「唯當記祖父之八個字:考、寶、早、掃、書、疏、魚、豬。」充分展現曾氏家族勤勞節儉、以和為貴的思想。

















      • 作者介紹





        何清遠

        教授
        一九八六年生,榮獲國家文學博士學位。

        曾榮獲教育部青年研究著作優等獎、第十屆中興文藝獎、第八屆優秀教師獎座。

        曾任文化大學中文系教授,退休後轉任中研院擔任語文研究專員。

        著有:《帝王管理哲學》、《現代人的歷史新論》、《人生智慧》等書。

















      曾國藩修身絕學-目錄導覽說明





      • 本書內文圖示 / 016

        第1輯 修身篇

        1內聖法--慎獨自處,求仁存誠

        •慎重獨處,心胸泰然 / 020

        •君子獨處生真誠 / 022

        •主敬則身強 / 024

        •心存仁義,滋養萬物 / 026

        •處世之道,貴在真誠 / 028

        •大德之四種境界 / 030

        •曾國藩修身十二課 / 032

        2勤敬法--以勤立本,以謙處事

        •勤於政事,警戒懶惰 / 038

        •謙和謹慎,心胸寬廣 / 040

        •聖賢豪傑,取自尚「勤」 / 042

        •千古有道者,以「謙」處事 / 044

        •治軍之道,以「勤」字為先 / 046

        •為學當虛心以待 / 048

        •為政者當具備的品格 / 050

        3廉矩法--養廉之道,重在節儉

        •節儉可以培養廉潔之風 / 054

        •廉潔必先知足 / 056

        •不貪財,不苟取 / 058

        •切忌:一人得志,雞犬升天 / 060

        •自古廉士多清貧 / 062

        •修身、治家、平天下,須秉持禮法 / 066

        第2輯 自強篇

        1勵志法--立德立志,強健不息

        •君子的志向 / 072

        •勵志當以用世 / 076

        •讀聖賢書之一:明道德大義 / 078

        •讀聖賢書之二:新民眾 / 080

        •讀聖賢書之三:行善事 / 082

        •持之以恆乃第一美德 / 084

        2明強法--明理明事,反躬自強

        •「明」的雙重含義 / 086

        •精明源自勤學好問 / 090

        •男兒自立,須有倔強之氣 / 092

        •自反而縮,是為「強」 / 094

        •鬥智鬥力,或興或敗 / 096

        •著力於需要加強的地方 / 098

        •切忌在勝人處求強 / 100

        3剛柔法--剛柔並濟,不可偏頗

        •天地之道,在於剛柔並濟 / 102

        •節制氣血,避免情緒失控 / 106

        •至剛、貞固,皆由倔強而來 / 108

        •強毅之氣不可無 / 110

        •謹防剛愎自用 / 112

        •柔順,乃保吉避凶之道 / 114

        第3輯 處世篇

        1藏鋒法--韜光養晦,待機而動

        •曾國藩的龍蛇之道 / 118

        •直木先伐,甘井先竭 / 122

        •君子,大多寂靜藏鋒 / 124

        •藏器於身,待機而動 / 126

        •恃才傲物,招人忌 / 128

        •德與才不可偏重 / 130

        2忠疑法--守己無求,盡性知命

        •恪守獨立正直的原則 / 132

        •無愧疚之處,當無所畏懼 / 134

        •內心應有足以自信的東西 / 136

        •警戒自己要忠貞不貳 / 138

        •須盡性,亦當知命 / 140

        •警惕誹謗,內省自修 / 142

        •曾國藩裁湘軍 / 144

        3堅忍法--包天容地,自重為先

        •打脫牙,和血吞 / 148

        •忍須善忍,會忍 / 150

        •堅定自我,不隨人喜人憂 / 154

        •棄機巧權詐,保真我本性 / 156

        •為官之道,重在堅忍 / 158

        •吃硬的精神 / 160

        第4輯 治國篇

        1廩實法--勤勞為本,洋務為道

        •倉廩實的理財之道 / 164

        •辦洋務應以忠信篤敬為基準 / 168

        •自治的國家,無人敢侮辱 / 170

        •重農乃第一要務 / 172

        •開放商口,互通有無 / 174

        •內修外柔,韜光養晦 / 176

        2英才法--知人善用,大事可成

        •用人之道,貴在量才 / 178

        •人才都是磨煉出來的 / 180

        •盡人事,行正道 / 182

        •國家之強,以得人為要 / 184

        •獎拔人才,方可舒憂 / 186

        •曾國藩的人才觀 / 188

        3外王法--師夷之智,獨立自強

        •臥榻之側,豈容他人鼾睡 / 192

        •危難當前,不屈不撓 / 194

        •樹立威信,立於世界之林 / 196

        •拿來主義方略 / 198

        •師夷長技以制夷 / 200

        •正視西學東漸之風 / 204

        第5輯 兵法篇

        1峻法法--崇禮尚法,天下可定

        •以嚴刑峻法懲治暴虐之徒 / 208

        •去腐存精,強兵健武 / 210

        •立法嚴,則死無怨,生有忌 / 212

        •馭下,當寬的兩個方面 / 216

        •馭下,當嚴的兩個方面 / 218

        •曾國藩峻法思想的來源 / 220

        2詭道法--相機而動,因勢利導

        •凡用兵要主客奇正 / 222

        •攻其不備,出其不意 / 226

        •堅守陣地,以逸待勞 / 228

        •帶兵,當仁義禮遇先行 / 230

        •行軍打仗,應有思想準備 / 232

        •用兵,不可受制於人 / 234

        <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曾國藩是影響中國歷史發展的一個重要人物,對於他的評價歷來都是毀譽參半,褒貶不一。既有「中興第一名臣」的美稱,又有「曾剃頭」、「賣國賊」這樣的惡名。有道是,賢才遭妒,忠者被謗。很多賢能之士都不免被冠以不忠不賢的罪名。

      「從政要學曾國藩,經商要學胡雪巖。」長期以來,曾國藩被政界人士奉為官場楷模。集結了曾國藩為人為官智慧的「挺經」,長久以來亦不斷被人解讀和效仿,業已成為修身居官者學習處事之道的首選。

      「挺 經」詳細紀錄了曾國藩在宦海沉浮中總結出的十八條心法。這十八條心法是從其自身的成敗得失中總結出的,因其獨特性和實用性備受後世推崇。如果說曾國藩是一 個謎,那麼「挺經」就是打開這個謎的一把鑰匙。曾國藩的一生,憑藉一個「挺」字在困厄中求出路,在苦鬥中求挺實,歷盡劫難,以堅韌挺勁的無畏精神成就了 「天下之大功」。

      所謂「挺」,即勢不可用盡,功不可獨享,大名要推讓幾分,盛時要做衰時想,剛柔並濟,無為而無不為;百尺竿頭,不能再進一步;缺欠本身就是完美。從這裡看出,曾國藩是深受儒家傳統思想影響的,他所有的主張、觀念皆可以用「中庸」之道來概之。

      「挺經」是曾國藩的「壓案之作」,用他的得意門生李鴻章的話來說,「挺經」是曾國藩「精通造化,守身用世的祕訣」。遺憾的是曾國藩生前無暇系統地完成這部著作,就匆匆告別了人世。「挺經」的大部分內容散見在他的雜著、家書、日記及其弟子、幕僚的著作中。

      「挺 經」的精髓在於一個「挺」字。無論是居官、帶兵、治國、治家,還是修身、處事,曾國藩皆以「挺」字精神貫穿始終。有時剛硬不屈,有時剛中帶柔,有時甚至以 柔克剛。他強調的「挺」帶有很強的堅韌力量,即打掉牙要同血一同吞下。這種韌力可以遇挫折不倒、遇誘惑不淪陷,始終處在需要堅守的位置上。

      曾國藩以一介儒生出將入相,縱橫叱吒,成為晚清「中興第一名臣」,被譽為「道德文章冠冕一代」,甚至被奉為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尊精神偶像。曾國藩能夠站在如此高的聖壇上,同他堅守的「挺」字精神是分不開的。

      裁 湘軍,可謂曾國藩「挺」字精神的最佳釋本。同治三年天津攻破,紅旗報捷,他讓官文列於捷疏之首,即有謙讓之意,尤其是裁湘軍,留存淮軍,意義極為明顯。不 裁湘軍,恐權高震主,危及身家,如裁淮軍,手中不操鋒刃,則任人宰割,因此他叫李鴻章按淮軍不動,從自己處開刀。曾國藩這番認知與舉動不僅使自己躲過了被 皇帝猜忌的嫌疑,亦躲過了其他官員對自己的誹謗,實屬藏鋒保身的明智之舉。

      「挺經」是曾國藩總結自身人生經驗和成功心得的一種處世哲學, 它是曾國藩修身處世、居官治平的最高法則。《圖解曾國藩挺經》借助插圖和圖說的方式對其進行了深入而生動的分析與解讀,不僅以簡練深邃的語言重新解讀了其 內涵,更以圖版頁的方式對其核心思想進行了聲情並茂式的再次解析。讀來不僅能領略曾國藩大氣磅礴、振奮人心的實用語錄,又能透過圖文加深理解和認知。同當 前流通的純文字解讀「挺經」相比,本書在體例、圖文、角度等方面均有其獨一無二的特色。

      曾國藩逝世後,清政府追贊他「忠誠體國、節勁凌 霜」,甚至稱其為「古今完人」。他的門生故友更是稱讚他「德比諸葛,功過蕭、曹,文章無愧於韓、歐,實為近百年來難得的聖賢」。頂著「古今完人」和「聖 賢」名號的曾國藩,究竟是否真的實至名歸,翻開此本《圖解曾國藩挺經》即可知曉。

      第1輯 修身篇

      人 預立,先修身。「慎獨則心泰,主敬則身強」、「治軍之道,以勤字為先」、「崇簡約以養廉」。這三句話開啟了「挺經」內聖、勤敬、廉矩的大門。人之強不在外 而在內,內在修為是一個人強大的根本所在。「挺經」的「挺」字精神正是由內向外而發的一種能量,它集中展現了曾國藩在日常生活、居官、治軍方面高深的修 為。

      本章圖版目錄

      慎獨自處/ 021

      君子與小人的獨處/ 023

      儀容整潔、莊嚴/ 025

      曾國藩祁門遇險/ 027

      一念不生是謂誠/ 029

      大德的四種境界/ 031

      一日之計在於晨/ 033

      曾國藩早年自勉聯/ 035

      日積月累,溫故知新/ 037

      業精於勤而荒於嬉/ 039

      謙和者得人心/ 041

      勤以置業/ 043

      讀書可以醫愚/ 045

      以勤治軍/ 047

      虛心與傲慢/ 049

      為政者當具備的品格/ 051

      才學是取士第一道門檻/ 053

      崇儉以養廉/ 055

      人心不足蛇吞象/ 057

      不要錢的曾國藩/ 059

      不因富貴而營私/ 061

      節儉奉公/ 063

      清廉的價值/ 065

      非禮不成/ 067

      守禮度的曹操/ 069

      慎重獨處,心胸泰然

      「挺經」認為:「慎獨則心泰。慎獨者,遏欲不忽隱微,循理不間須臾,內省不疚,故心泰。」

      一個人的時候,也要遏制自己的貪欲,連其中最隱蔽微小的地方也不放過,行事需遵循自然法則,一刻也不間斷,這樣內心時時自省且無愧於心,心靈就會安詳泰然。這是自我修養的首要法則,也是處事的重要一環。

      自古以來,文人雅士們在自身修為上追求的不外乎品節高尚,潔身自好,但歷史上流傳下來的多是道貌岸然、口蜜腹劍之輩,真正擁有內外兼修、挺拔不怠品質的屈指可數,曾國藩便是其中之一。

      曾國藩是一個非常注重完善自己人格修煉的人。他一生尊崇「打脫牙,和血吞」的處世哲學,這一點在他自身修養方面也有鮮明的展現。慎獨,是他極力推崇的一種自修方法,這從他將其列為古人修身養性四要素之首便可知曉。

      慎 獨,簡言之,就是一個人的時候,行為也要謹慎不苟。曾國藩認為,慎獨有益於心胸泰然,所以他強調一個人獨處時,要抑制貪念,即使是剛剛萌芽的小火苗也要立 即撲滅;做事要合乎禮法、遵循常規,時時反省,不要因為別人不在場或不注意而幹壞事。歷史上有一些以「慎獨」出名的人物,名聲最大的當屬東漢安帝時期的荊 州刺使楊震。

      《後漢書•楊震傳》中記載:楊震四次調任荊州刺史、東萊太守。到郡上任的時候,路過昌邑時,過去他曾推薦的荊州秀才王密正在 擔任昌邑的縣令。晚上,王密去拜見楊震,懷中握了十斤金子,要送給楊震。楊震說:「我了解你,你不了解我,這是怎麼回事?」王密說:「這麼晚了,沒有人能 知道這件事。」楊震說:「天知道,地知道,我知道,你知道。怎能說沒人知道這件事?」王密羞愧地退出去了。這就是「楊震暮夜卻金」的故事,後人將其視為 「慎獨」的典型例子,流傳了下來。

      大凡真正代表人類美好精神的東西,總是能夠跨越時代、跨越國界、跨越民族和宗教信仰的界限。慎獨,這種自我修養的高尚情操即是如此。

      曾國藩一生嚴於律己、時刻糾察自己是否有過失之處,他嚴謹、負責、自省的處世之道既繼承了孔孟、程朱理學的倫理觀念,也從自身的實際行動出發見證了內強則外強,心靜則事明的道理。慎獨則心泰,一方面滋養了心靈,另一方面,也確立了一種正直、無私、剛毅的為人之道。

      慎獨自處

      慎獨,就是一個人的時候,行為也要謹慎不苟。曾國藩認為,慎獨有益於心胸泰然,所以他強調一個人獨處時,要抑制貪念,即使是剛剛萌芽的小火苗也要立即撲滅;做事要合乎禮法、遵循常規,時時反省,不要因為別人不在場或不注意而幹壞事。

      《禮記•大學》:「小人閒居為不善,無所不至。見君子而後厭然,掩其不善,而著其善。人之視己,如見其肺肝然,則何益矣。此謂誠於中,形於外。故君子必慎獨也。」

      做人要有發自內心的誠實,不能有半點虛偽。如曾子所說:「十隻眼睛看著,十隻手指著,這難道不令人畏懼嗎?」

      人之視己:每個人看自己的時候,都能看得很深,「如見其肺肝然」。

      楊震暮夜卻金

      楊震,東漢時期知名的教育家和清官。他為官清廉,不謀私利,始終以「清白吏」為座右銘,嚴格要求自己,「不受私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語言:中文繁體
      規格:平裝
      分級:普級
      開數:18開17*23cm
      頁數:304

      出版地:台灣













    商品訊息簡述:








    • 作者:何清遠,.

      追蹤











    • 出版社:德威國際

      出版社追蹤

      功能說明





    • 出版日:2014/4/25








    • ISBN:9789865756062




    • 語言:中文繁體




    • 適讀年齡:13歲以上








    曾國藩修身絕學





arrow
arrow

    raymons6ym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